2025藝術家中秋雅集,萬茗堂以酒為媒踐行文化守護的時代使命
一輪明月,穿越時空,照亮千年文脈;一縷酒香,浸潤心靈,喚起文化記憶。由知名企業萬茗堂參與舉辦“清風雅韻 月滿中秋”2025藝術家中秋雅集在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啟幕。


在國慶與中秋雙節前夕,這場文化盛會以當代視角重新詮釋傳統雅集,以創新形式守護文化根脈,為首都夜空增添了一抹濃郁的人文亮色。原文化部部長、黨組書記蔡武,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視協詩書畫藝術委員會名譽會長唐國強,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書畫頻道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里,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江西廣播電視臺陶瓷頻道執行董事、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常務理事趙雨晴,萬茗堂副總裁李慶偉等領導嘉賓和社會各界代表出席了本場盛會。


當北京春天合唱團的孩子們以純凈清澈的童聲唱響《玉盤》,當中央音樂學院章紅艷教授的琵琶重奏《春江花月夜》將觀眾帶入詩畫江南,當名家巨幅畫作在《茉莉花》的悠揚歌聲中徐徐展開——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場晚會,更是一場文化的傳承與守護的生動實踐。

中秋,是團圓與思念的象征;國慶,是榮耀與奮進的見證。二者的結合不僅體現了家國同慶的深厚情感,更彰顯了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生命力與感染力。此次中秋雅集選擇在雙節前夕舉辦,具有特殊意義。它以一種優雅而溫暖的方式,將沉淀在歷史長河中的詩書畫樂、禮儀風雅鮮活地呈現在當代舞臺,讓傳統文化從典籍記載、文物珍藏中“走”出來,“活”在當下。

雅集,這一中國文人以文會友的古老傳統,可追溯至千年前的蘭亭之會。曲水流觴,吟詩作賦,書畫唱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人獨特的精神交流方式。在雅集文化的傳承中,酒始終扮演著獨特角色。它不僅是助興的瓊漿,更是文人墨客寄情言志、交流心靈的媒介,承載著“以酒會友、詩酒唱和”的高雅意境。

此次中秋雅集,萬茗堂作為“清風雅韻 月滿中秋”2025藝術家中秋雅集官方唯一指定白酒供應商,以酒為媒介,巧妙聯結酒的禮韻詩性與書畫的筆墨意象,融匯多重中華文脈精髓,不僅喚醒了“以文會友、以酒寄情”的時代內涵,更讓跨越千年的文化符號在交融中,上演了一場可觀、可感、可品,流動的文化美學盛宴。
《五糧液股份春夏秋冬盛世紀念酒(花下醉)》作為晚宴指定用酒優雅亮相,以當代花筆花鳥畫領軍人物龔文楨大師四幅工筆花鳥畫為靈感源泉,將東方美學凝于一體,成就了一款可品可鑒的藝術佳釀。其蘊含的山川意象與藝術氣質,與中秋雅集的清雅格調高度契合;其工筆畫的細膩文心,呼應著雅集賓客的審美高度;而春夏秋冬的循環意境,亦暗合中秋所象征的時序圓滿與天地和諧。

雅集當日下午的“創作筆會”,在清雅而濃郁的文化氛圍中拉開序幕,成為整場活動的精彩預熱。這場筆會以筆墨為媒,串聯起書畫、酒意與人文情致,成為一場融視覺、味覺與心靈體驗于一體的藝術盛宴。藝術名家或凝神揮毫,筆走龍蛇;或潑墨點染,氣象萬千——圓轉處見古拙,飄逸中藏俊秀,含蓄間蘊剛勁,一幅幅展現時代氣象的佳作在酒意與墨香交織的場域中漸次生成。

筆會現場,萬茗堂精心布置的文化長廊尤為引人駐足。長廊中陳列的五糧液股份系列文化酒,以筆觸和色彩定格山川風月、四季流轉的詩意,以酒水匠心底蘊,為這幅畫卷注入了流動的生命與醇香的情感,深度融合酒之靈魂、畫之底蘊、瓷之風骨。這些產品不僅是酒,更是流動的繪畫、立體的詩。

書畫藝術與酒文化一樣源遠流長,均體現了人們對自然、人生和美學的表達。酒,讓靈魂得以馳騁;書畫,為馳騁的靈魂賦形。二者皆是真性情的流露,是超越言語的藝術表達。眾書畫大師在創作間隙,對萬茗堂將名酒與名畫精妙融合的創新實踐表達了高度贊賞,認為這些作品不僅延續了中國文人“詩酒書畫一體”的傳統精神,更以當代設計語言實現了“酒畫合一”的美學升維,是“讓藝術走進生活”的生動詮釋。

本次中秋雅集不僅是藝術與美酒的展示平臺,更是一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梳理、當代詮釋與深情守護。活動通過書畫、美酒、歌曲、舞蹈等的多元融合,不僅展現了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適應性與創新性,更以生動形式賡續文脈、守護根魂,使古老文明在當下煥發新生。

在文化自信日益增強的今天,此類活動不僅有助于提升公眾的文化認同與歸屬感,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播、守護與弘揚提供了新的路徑與方法。文化傳承不再是簡單的復制與保存,而是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這意味著要在尊重傳統精髓的基礎上,以當代語言、現代審美重新詮釋傳統,使其與當代人的生活、情感、審美產生共鳴。
萬茗堂作為中國文化創意酒類運營平臺,參與此次活動舉辦,既是企業與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文化建設的典范,也是一次關于文化守護的集體實踐。他們堅持以“文化進萬家”為使命,以酒為媒,推動酒文化與陶瓷、書畫、非遺等領域的雙向賦能與活態傳承,實現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這種企業與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傳承的模式,為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清風雅韻 月滿中秋”2025藝術家中秋雅集已圓滿落幕,但它所引發的文化思考與回響仍將持續。未來,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文化實踐者與創變者,厚植文化根基,參與支持高水準的文化藝術活動,持續開拓新境,為守護中華文明貢獻智慧與力量。唯有如此,民族文化的長河才能源遠流長,中華文明的薪火才能代代相傳,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責任編輯:網絡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