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和生活要聯系得非常緊密”,盧禹舜談如何在創作中守護文明
“藝術創作和生活要聯系得非常緊密。”盧禹舜在訪談中如是說道。他的畫筆既勾勒四方八極的浩瀚哲思,也展現人類文明的璀璨對話,如今這些畫作與五糧美酒相遇,開啟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
他的四幅一帶一路代表作《揉進了太陽顏色的紅場》《曾經黃金璀璨,如今落日夕陽》《寒冷難以浸透春水的心靈》《西班牙凱撒大帝的夢想》化身為《五糧文創·絲路瓷韻紀念酒》,讓深邃的藝術通過醇香的美酒,走進尋常百姓家。

近日,“新時代、新媒體、新史跡”《守護者傳播計劃》大型人文訪談欄目特邀中國國家畫院原院長、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畫研究院院長盧禹舜,圍繞“一帶一路”文化主題、藝術創作與文明傳承展開深度對話。

域外寫生:以藝術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
盧禹舜的“域外寫生”系列作品,成為“一帶一路”文化表達的重要載體,談及“一帶一路·人類文明”作品展,盧禹舜的目光中閃爍著創作的熱情。“寫生本身是我們平時的日常課程,”他平靜地說道,“藝術創作離不開生活,離不開現實,離不開對自然萬象的理解和認識。”

域外寫生系列的誕生,源于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隨著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盧禹舜有了更多走出國門的機會。
“域外寫生這一部分作品,是根據我們一段時間以來交流、學習、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而產生的。”他回憶道。這些作品恰好迎合了“一帶一路·人類文明”的主題,使他對域外自然與人文的理解,通過獨特的藝術形式表達出來。
在盧禹舜看來,這些作品不僅僅是風景寫生,更承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去賦予它一種深刻的思想內涵,就是我們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人類文明這個角度去思考。”這種思考將簡單的寫生提升為大型主題創作,形成了“一帶一路”系列作品。
風格切換:從四方八極到絲路情懷
無論是《四方八極》《六合九州》等充滿哲學思辨的系列,還是“一帶一路·人類文明”的域外寫生,在藝術語言的表達上,盧禹舜的創作呈現出多元的面貌。
當被問及域外寫生系列與“四方八極、六合九州”等系列的藝術差異時,盧禹舜回答,“一帶一路實際上是我們有寫生的這樣的一個理念之后,又賦予了它的一個主題的內容,它變成了一個完整的主題性創作的一個大的概念。”

他回顧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從黑龍江的文化背景出發,到受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滋養,他的藝術創作始終以哲學思想為基礎,以天地人和的理念為指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盧禹舜引用古代哲言,解釋自己的創作方式。這種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的方式,最終呈現出超越客觀存在的精神表達,形成了“靜觀八荒、八荒通神”的創作風格。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些構成了他藝術創作的主要精神來源和物質支撐。在“一帶一路”主題創作中,他既延續了對天地精神的仰望,又注入了對沿線國家人文風貌的觀察與共情,實現了風格與主題的有機融合。
絲路瓷韻:藝術與匠心共釀文明之酒
今年,五糧文創以盧禹舜四幅代表性畫作為靈感,推出《五糧文創·絲路瓷韻紀念酒》。
“我的這一類作品,統稱它是一個大的主題,就是一帶一路人類文明,因為它所反映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明成果。” 盧禹舜解讀道。他透露,被選中的四幅作品都具有鮮明的主題,反映了人類文明中值得歌頌的核心價值和理念。無論是凱撒、紅場還是斗獸場、競技場,這些作品都體現出俊勇之美在藝術中的展現。




“這里肯定也有包括我的思想情感的一種投入,它的永恒之情在其中。”他表示這些作品還具有一種浩然之氣,體現了中國畫創作中氣韻生動的傳統,弘揚英雄之氣、民族之氣。
雖然這些作品源于寫生,但盧禹舜賦予了它們更多的思想內涵,努力使藝術創作達到思想高度,做到思想精神與藝術表達的完美統一。
從畫布到酒水,藝術的生命延展
對于藝術作品與酒的結合,盧禹舜有著獨到的理解,他把五糧液理解為“具有精神屬性的物質存在”,是“集天地萬物之靈氣的物質存在”。“藝術與有著這樣一種集天地萬物之靈氣的物質存在的相互結合,應該是一種互補、共生的最好的結合。”
“藝術創作和生活要聯系得非常緊密,”他堅定地說,“一個是我們從生活當中所來,一個是我們也要通過對生活的理解和認識,使我們的藝術作品能夠更有思想內涵。”

盧禹舜始終把握著藝術創作的社會影響力,不僅僅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面。“努力使得它能夠跟時代聯系得更加緊密,努力從人民性上多做具體的一些工作。”
他強調人品與畫品的統一,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不能只口頭上堅持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講好中國故事:在堅守與創新中推動文明對話
在談及東西方文化交流時,盧禹舜表示:“我們的血液里邊流淌的就是中華民族的長江和黃河的血液。對優秀文化傳統的熱愛、深入研究學習和把握,是一種責任,也是與生俱來的情感。同時,我們也承載著對優秀文化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責任與使命。”
“縱向對歷史的繼承,和橫向古今中外的學習和交流就非常重要。”盧禹舜強調。

如何把中國故事講好?他認為,首先要把我們自己的功課做好,堅持與時代同步,堅持反映我們民族最優秀的品格,反映這個時代創新創造的最新成果和成就。
“堅持創作是中心任務,作品是立身之本,”盧禹舜說,“用心、用情、用力把現實生活反映得更加充分,去講好中國故事,把可親可愛的中國形象傳遞給社會、傳遞給世界。”
在訪談的最后,盧禹舜宣讀了守護者的誓言:“創作是最好的守護。我是盧禹舜,讓我們在行動中守護,共守中華文脈,共護大國之魂,讓文明薪火代代相傳。”

守護文化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五糧文創·絲路瓷韻紀念酒》讓文明的記憶通過一瓶酒代代相傳,讓世界喝到“一帶一路”的中國溫度。盧禹舜的域外寫生,不只是對異域風情的簡單描繪,而是帶著中華文化的視角去理解和表達他眼中的世界文明。
當他的作品與五糧美酒結合,被繪制在精美的瓷器上,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創新性傳承。《五糧文創·絲路瓷韻紀念酒》,承載著千年絲路的記憶,也承載著當代中國藝術家對文明的思考。
一瓶酒,承載絲路記憶;一幅畫,傳遞文明溫度。盧禹舜的藝術之路,是守護,也是開拓——在筆墨、瓷韻與酒香之間,在東方與世界的對話之中,文明的薪火,正以行動之名,生生不息。
責任編輯:知行顧言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