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牛學堂發布風險警示:警惕新型洗錢“工具人”陷阱
近年來,隨著反洗錢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執法力度的持續加強,犯罪分子傳統的洗錢方式受到遏制,其手法也隨之不斷演變。從最初的銀行取現、虛擬貨幣交易,逐步轉向利用餐飲店、花店、金店等線下實體商戶進行資金轉移,使部分商戶或消費者在不知情中成為洗錢活動的“工具人”。對此,啟牛學堂發布風險提示,呼吁公眾提高金融安全意識,謹防被利用參與非法資金流轉。
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不法分子通過偽裝成顧客,利用訂餐、購買禮品、預訂現金花束等方式,誘導商家接收可疑資金并協助完成資金轉移。以銀川市的一起案件為例,當地一家花店經營者李女士曾接到一個“現金花束”訂單,對方要求其用百元人民幣制作一個花束禮盒。次日,李女士的賬戶收到2萬元轉賬,并按要求將現金制作成花束送至指定地點。事后經警方調查發現,該筆轉賬實為詐騙所得贓款,李女士因參與資金轉移被依法調查。
啟牛學堂指出,當前不法分子常用的“洗錢工具人”陷阱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借卡或借收款碼幫忙型,即以賬戶異常為由借用他人賬戶或收款碼進行資金收付,并承諾給予報酬;二是高薪兼職型,打著“輕松日結”的旗號,要求提供銀行卡、支付寶或微信賬號協助取現或轉賬,并許以高額日薪;三是送貨跑腿型,指使當事人前往指定地點收取現金、貴重物品或購買特定商品,給予豐厚報酬。上述行為一旦被確認涉及洗錢活動,相關人員將面臨嚴重后果。
參與洗錢不僅可能觸犯刑法,還將對個人金融信用造成嚴重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參與洗錢的行為可能構成洗錢罪,當事人需承擔刑事責任及民事賠償責任。同時,涉案賬戶將被公安機關依法凍結,影響其后續正常的金融活動。
為幫助公眾識別并規避此類風險,啟牛學堂提醒商戶與消費者增強防范意識。建議商戶在收款時避免使用個人微信、支付寶二維碼或銀行賬戶代他人提現,拒絕來歷不明的貨款;處理大額訂單時,應規范收款流程,盡量通過公對公賬戶結算,降低被利用的風險。對于消費者而言,應警惕“高薪兼職”“穩賺不賠”等話術,拒絕協助陌生人進行線下取現、購買黃金等行為。金店、鮮花店等實體商家更應加強對大額訂單的核實,如發現拆分支付、頻繁更換賬戶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警處理。
在金融詐騙與洗錢手法日益隱蔽的背景下,提升公眾的金融安全意識和識別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在線金融素養知識學習平臺,啟牛學堂積極響應國家金融風險防控號召,結合真實案例與政策法規,持續推出相關課程,幫助公眾增強防范意識。
隨便看看:
- [民生]布格特避震嬰兒車:汽車人的跨界創新和聚焦謀變
- [財經]火花思維:創新教學,打造高效Plus版課堂
- [民生]業績逆勢反轉、成長確定性強,河北建設(01727)價值重估時
- [財經]《晶澳科技香港新能源:綠色金融創新平臺簽約,引領全球能源轉型
- [民生]各民族婚俗禮儀內容指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
- [財經]《報告》:2023年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33
- [財經]香港金融市場將迎來“數碼港元”新藍圖
- [民生]舟山平安產險:開展六一公益活動用心陪伴特殊兒童
- [財經]1-2月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22.8% 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較
- [財經]【創業板50周報】華安基金:市場持續放量,創業板50指數漲1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