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萊恩發表涉華演講,我大使霸氣反擊:給她寫稿的人,不懂中國
俄烏沖突已經進入第二個年頭,國際社會對此依然保持密切關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積極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同時對俄羅斯發起單邊制裁,但中國等國家始終堅持中立,希望能夠以和平手段結束這場沖突,這也導致中國和西方各國的關系有所改變。在這樣的背景下傳來新消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透露自己訪華意愿的前提下發表公開講話,宣稱歐盟之后需要重新調整和中國的關系,這項言論遭到我國大使的駁斥。
根據媒體報道,馮德萊恩于3月30日發表公開講話,其強調歐盟不希望中斷和中國在經濟、政治等領域的交流和溝通,但現在中歐關系并不平衡,所以需要對中歐關系進行“重新平衡”,進而降低歐盟對中國的依賴,避免自身承受額外的安全風險。不僅如此,馮德萊恩還就已經被凍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發表講話,宣稱歐洲應該在對華問題上保持“更為大膽”的態度。分析人士強調馮德萊恩的表態可能是在暗示歐盟可能會放棄有關這項協定的談判努力。
在即將訪華的關鍵時刻做出這樣的強硬表態,外界認為這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中歐關系,為后續雙邊關系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針對馮德萊恩的這番講話,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日前接受CGTN采訪并做出表態,他強調馮德萊恩在講話中針對中國政策有相當嚴重的錯誤。傅聰表示無論演講稿究竟是誰撰寫,他要么是想要對中國的立場和政策進行刻意錯誤解讀和歪曲,要么就是對中國沒有足夠的了解。
根據媒體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此前的歐盟領導人峰會結束后透露消息,表示自己已經向馮德萊恩發出邀請,將會在4月4日訪問中國,該消息隨后也得到了歐盟委員會的證明。根據媒體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對歐洲的好感度要明顯高于美國,但一段時間以來歐洲人的對華負面認知有所增加,專家認為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媒體和歐洲政客通過各種錯誤信息抹黑中國,疫情給中歐交流帶來的阻礙也可能是其中一項原因。
事實上,中歐在經貿等領域的合作依然相當緊密,盡管美國多次鼓吹所謂的“脫鉤”,但歐洲各國和歐洲企業并未盲目采取行動,這也意味著美國的極端計劃很難順利實現。
隨便看看:
- [國際]美中貿易協議前景再現曙光,美商務部高官赴華籌備雷蒙多訪華行程
- [國際]繼多國政要訪華嘗到甜頭后,美商務部眼紅了宣布訪問北京和上海
- [國際]415票全票通過!美國正式列案將中國劃入發達國家,之前待遇取
- [國際]韓國政府首次吊銷離崗醫生執照
- [國際]80歲拜登決定競選2024總統,77歲特朗普還在努力,好戲就
- [國際]馬克龍人未到,中歐新一輪合作已開啟,歐盟在轉向美國成“前任”
- [國際]美軍預警機70年從未被擊落,可要是遇到中國空軍,很可能會完蛋
- [國際]馮德萊恩發表涉華演講,我大使霸氣反擊:給她寫稿的人,不懂中國
- [國際]美國警告稱不會被解放軍圍島軍演嚇到,揚言要在臺駐軍,援助武器
- [國際]馬克龍【反對與華脫鉤】,受到法國商界歡迎!看出什么?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