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未來或減少25%的工作崗位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業內專家預測,在向電氣化轉型的過程中,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行業的工作崗位將減少四分之一。
漢諾威應用科學大學汽車經濟學講師Frank Schwope表示,目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德國雇傭著大約27萬名員工,但是到2030年時,這一數字有可能降低至20萬人。
最近幾周,有關汽車零部件供應行業裁員的消息越來越多,博世、大陸和采埃孚都宣布或表示將考慮進行大規模裁員。
Schwope對媒體表示:他預計汽車零部件供應行業的崗位數量還會進一步下降。他說道:“受電氣化轉型影響,德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行業員工人數可能將進一步下降。”
未來幾年,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日子依然將比汽車制造商更難過,尤其是在車企紛紛加快內部采購的趨勢下。Schwope表示:“就算行業在電池開發或電池生產等領域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也無法彌補其他工作崗位的損失。”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Manuel Kallweit認為,考慮到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的轉型,行業內的企業宣布裁員并不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他表示,汽車供應商將以對社會負責任的方式處理裁員,并為失去工作的員工提供公司內的其他職位。
Kallweit說道:“受影響的人不會因為裁員而徹底失業。技術工人仍然短缺,而且在未來幾年中,這個缺口不會消失。”
Kallweit稱,如果一名員工從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轉到電池制造商,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他們會從汽車行業被轉移到電氣行業。
Kallweit 表示,2019年至2023年間,德國整體汽車行業的就業率下降了6%。他說道:“供應商的員工就業率降幅更大一些。不過,汽車產量的下降幅度要大得多。”2023年,德國汽車產量為410萬輛,與2019年的470萬輛相比下滑明顯,降幅達到了大約12%。
2016年是德國汽車產量的巔峰期,當時該國年產量為570萬輛。然而,從那之后,汽車行業的就業人數僅減少了3萬人左右,至大約78萬人。Kallweit說道:“在產量大幅下降和產業轉型的背景下,汽車行業的就業人數原本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Kallweit還認為,行業應該尤其關注中小型企業。他說道:“在這些企業將一名員工重新培訓為軟件工程師之后,那么這名員工很有可能跳槽到一家規模更大、更有償付能力的企業,而中型企業將不得不承受員工培訓成本。小企業無法承擔這些費用,我們必須在員工的資格認證和再培訓方面為這些公司提供更多支持。”
隨便看看:
- [行情]強強聯合的感覺!6缸四驅6AT,新一代蘭德酷路澤LC76
- [行情]領克首款純電車型“E371”曝光:預計年中正式上市
- [行情]價格戰打了15天,新能源車為啥還沒打敗朗逸和凱美瑞?
- [行情]創新三大架構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發布即量產
- [行情]盤點11款將上市的“方盒子”SUV,哪款會是你的菜?
- [行情]解決家庭出行焦慮,AIONVPlus讓全家坐頭等艙
- [行情]全新智己L7正式上市,居然這樣對待老車主
- [行情]Xylo旗下ChargingRobotics與MakeMyD
- [行情]換殼英菲尼迪?預售價23.98萬起,日產探陸即將上市,2.0
- [行情]大廠出品五好萌寵一汽首款微型純電小車2.69萬元起上市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