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農信堅持以人為本,探索可持續商業模式
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而鄉村振興的最終還是為了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中和農信作為一家以為農業、農村、農民提供服務為使命的公司其最大的商業模式特征就是“重視人的作用”,服務重點是中國農村地區的小微客戶群體,業務覆蓋全國21個省、十萬多個村莊。
在產品服務方面,中和農信的核心思路,就是圍繞同一個群體提供綜合化、多元化支持,在促進農戶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營收。其中,基礎的小額貸款產品是針對農村小微客戶特點定制而來。
據悉,中和農信95%的貸款在10萬元以下,99%以上的貸款都是無抵押、無公職人員擔保貸款。中和農信在貸前會綜合考察農戶經營、家庭和個人情況,綜合判斷其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在滿足農戶資金需求的同時,提升了風險管理能力。整個貸款流程中,中和農信的當地客戶經理會實時上門,幫助農戶足不出戶獲得便利的金融服務。
此外,中和農信還結合在服務過程中發現的更多農戶需求,開拓了諸如小額保險、農業生產服務等更多產品,從而幫助提高農戶的生產質量。此外,中和農信還會對農戶進行金融教育、職業培訓、農技支持、創業指導等多方面的賦能培訓,幫助他們實現多維度的自我提升,成長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在團隊建設方面,中和農信也展現出了對于“人”的重視,其6400余名員工共同構成了一個“總部-省-縣”三層結構。其中,總部起到了“超級大腦”的作用,人員大多具有較好的全國和國際視野,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實踐經驗,促進各項業務的優化升級。省級一層類似“神經網絡”,負責人需要在當地有良好的人脈關系和豐富的社會經驗。縣級層面則如人的“四肢”,這一層級的員工占比達近90%,基本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有自己的人際影響力。
基于農村地區的文化特性,中和農信的業務會比較重視熟人風控、熟人營銷,因此,客戶經理們的個人能力會在中和農信的發展中起到核心作用。中和農信通常不對員工做嚴格的學歷要求,但需要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吃苦耐勞、為人誠信的品質,以適應公司的業務發展需求。
總之,唯有以人為本,關注人的需求,才能更好地開展服務,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需要的正是像中和農信這樣,深入研究農戶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綜合化解決方案的企業。在中和農信取得重要一步的同時,我們也期待看到更多企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隨便看看:
- [理財]華夏理財悅安封閉式理財產品120號12日起發行
- [理財]BSC50 協議:非“眾籌預售”顛覆傳統交互方式?
- [理財]新網銀行:以數據驅動建立數字化運營體系
- [理財]黃山幣市價有大變動,2種行為無法兌換
- [理財]再質押協議推動比特幣生態發展,比特幣競猜技術革新市場動態交匯
- [理財]【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周報】 華安基金:央國企或迎估值重塑
- [理財]QED capital注資200萬美元,助力BMB生態發展
- [理財]南銀理財珠聯璧合鑫逸穩半年67期封閉式公募人民幣理財產品13
- [理財]最高院審判出借人和玖富不是借貸關系 出借人應起訴真正借款人
- [理財]創業板50周報-華安基金:市場階段回調,創業板50指數跌5.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